技術菜菜 2020 在幹嘛?2021 要幹嘛?
前言
2020 關於寫文章的回顧,以及 2021 的許願和規劃,讚喇。
關於 Blog,關於寫文
2020 - 摸索寫作
寫文章這件事是我在 2020 這年摸索的一件事,以整個 2020 來說我的文章產量不算多,類型、文章風格、結構也不是很統一。
而文章產出少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第一是我還在摸索寫文章這件事情,有些文章在寫的時候會文思泉湧,一下子就打完了,而且寫完之後的風格我通常會挺滿意的;另一種則是寫起來很不順,直到最後發布都還是覺得少了點甚麼,這種浮動的寫作感覺導致產出不是很穩定;
第二是對於「文章怎樣算是可以發布」這件事還沒拿個準,目前筆記區也算是有不少的筆記,只是都還沒發到 Blog 上,因為我不知道筆記類型這種很可能有錯誤而且很隨便的文章適不適合放上 Blog,雖然說發文章這件事是自己爽就好,發一堆很隨便的筆記也沒人管,但是對於「發文章好像就是要很好閱讀、理解,且研究徹底讓錯誤最小化」的想法還是常常揮之不去,導致每次都需要反覆斟酌後才會發布文章。(但這不代表我每篇文都寫很好的意思,別誤會,嗚嗚)
事發總有原因,我來下面列出 2020 文章大概有的類型,順便做個檢討:
1. 認真研究型的文章
「React Query、SWR 系列」、「Builder Pattern」屬於這個範疇,這部分的文章通常是先有一個契機,比如有興趣的 library、或者是讀書會當主講時的主題,接著再深入探索有興趣的地方。
比如「React Query、SWR 系列」就是基於我對於 cache、和圍繞 stale-while-revalidate 概念的 code 有興趣而探索的內容;「Builder Pattern」 則是在讀書會談到 Design Pattern 時我負責主講的內容。
這部分的文章我覺得是最有幫助的,因為通常是我吸收、研究後得來的心得,我可以用自己的話來向其他人闡述以外,內容也是印象最深刻的,未來想要 Blog 多一點這種文章,但這類型的文章不好產,因為會需要蠻多時間研究和吸收的,一個月產一篇應該就很不容易惹 QQ
2. 生活、開發簡短日誌
「第一次開源就緊張到手抖」、「Lidemy 打雜小弟心得」、「Back Forward Cache」是屬於這類型的文章,通常比較隨意,單純是寫爽的開發紀錄,所以寫起來最沒有壓力。
這類型的文章可能寫完只記得一部分,但我希望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這類型的文章產出啦,畢竟 Blog 這種文章多一點會更有趣,不會單純只有很硬的技術文,也才能夠從這些日誌知道我整年都做了甚麼。
3. 筆記類型
其他沒提到的應該都是筆記,這類型比較尷尬,有部分是如果相關主題我印象不深、比較少用到的話,寫完我就會忘記,有時候回去翻文章才會發現欸幹原來我寫過相關的筆記喔!
這部分通常都是未完成的文章或單純想先放上來的學習筆記,之後應該也會多放一點這種筆記,什麼要先寫好才能放上來的原則就不管了,先放上來再說,不過我預計都會在標題加上「筆記」並且在前言警告內容會有諸多錯誤,避免誤導他人,至少我認為這是撰文者要擔負的責任啦。
2021 - 之後想怎麼做?
分類
2021 我想要按照上面提到的 2020 三種文章類型來做分類,其實現在的文章都沒按照這三種類型來分類啦,單純是我回顧時歸納出來的。
2021 每篇文都想按照這三種類別來分類。然後文章標題可能就會變成 [筆記]
、[技術]
、[雜記]
這樣來分類,好啦有點難分,但至少筆記要加上 tag,分清楚哪些是我隨手的筆記,哪些是我吸收過後的產出。
主題預計有哪些?
這邊指的是「研究類型」的文章分類。
- XState
- Functional Programming
- CS 的基礎,比如一點點的 Data Structure 和 Algorithm
- 其他還沒想到,但我覺得上面就夠我研究惹
這些都只是預計啦,會選 XState 和 Functional Programming 是個人偏好,而且應該會更注重在 Functional Programming,因為最近覺得挺有趣的;Data Structure 和 Algorithm 則是認為自己很缺少的知識,想要找時間補齊。
對於寫文章,我有怎麼樣的體會?
事發在某天騎車的靈光一現,那時候在回想我 2020 寫了哪些文章,想著哪些文章寫完會覺得最有成長?而這些文章有甚麼共通點?
想著想著發現,欸靠,我最能夠整理思緒、寫出更好文章的時機點是「當我要講解給其他人聽的時候」,比如 「React Query、SWR」是我在讀書會要講解最近使用的技術時寫出來的,過程是先整理出了簡報,講解給其他人聽之後,再寫成文章;「Builder Patter」一樣也是想講解給他人了解這個模式後寫出來的。
當理解「我能夠寫好文章的時機」的時候,我超開心的!至少有個方向把文章寫好了,2020 大部分時間寫文章時都有點迷茫,不知道怎樣動筆才好,在年尾的時候找到一點方向真的是讚 👍 未來應該也會試試看用這個方式來創作文章。
2020 我研究了哪些東西?捨棄了哪些東西?
React、Storybook
中階 React 課程,重新熟悉各種 hooks、接觸測試、API mocking 之類的,這課程對我最大的幫助是初次接觸 TypeScript,增加了一點對 TypeScript 的熟悉感。
這本書面向 React 初學者,因此如果單純照著書上的目標來寫挑戰性可能不太夠,因此我在這本書給自己的挑戰是改成用 TypeScript 來寫,過程的確也是遭受了一些轉換上的挫折啦,總的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挑戰。
上了 70%,一開始是單純有興趣,後來發現學了不知道用在哪,就先放著,直到最近公司專案開始有這個需求了,所以近期有可能會把它看完然後介紹給其他同事。
XState
- 看了 State Machines in JavaScript with XState、State Modeling with React and XState with David Khourshid
很喜歡 XState 的概念,用過有點回不去惹,目前使用上沒問題,但對於更大規模的 project 如何規劃、machine 怎麼切分還沒有個概念,實作上會有點無助,所以近期想寫幾篇文章和小 project 來介紹和玩玩它,增加熟悉的程度。
Functional Programming
- mostly-adequate-guide 看到第九章
前面幾章還可以,但到了 Functor 的章節有點頭昏腦脹,覺得 FP 頗難,看來還沒開竅欸嗚嗚
看到 Function Purity 章節,火熱進行中!目前感想是 Kyle 把每個細節都講得很完整,必須要多花好幾倍的時間研究;再者是因為內容太多,有時候不懂他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FP 之路似乎有點艱辛,我會努力 der。
用卡通人物的語氣講課我不是很習慣 XDD 而且節奏偏快,覺得現階段的自己還需要更多 FP 基礎才有辦法聽懂,所以等 Functional-Light JavaScript 再考慮要不要繼續看。
OOP
- 深入設計模式 看了工廠模式、抽象工廠、生成器
自己實際有看的章節是工廠模式、抽象工廠、生成器,聽其他人講解的是責任鏈和命令模式,感想是缺少了實際的 OOP 應用的話,讀設計模式應該超容易忘記的,而且自己有實際研究、閱讀的 pattern 還算能夠記得,單純聽別人講解的超快就會忘掉。
Udemy 其他課程
發現自己現階段不適合這種大雜燴的 roadmap,一方面覺得什麼都聽了,但什麼都只懂一點點似乎沒太大用處;另一方面是時數實在是太長惹,光是打開壓力就好大。
我覺得自己似乎比較適合單一主題的課程,比如 FP 就專注講 FP;React 就專心講 React,什麼都講一點的我會有點沒耐性,以及有股沒學進去的不安全感。
結語
我覺得自己在 2020 不會很混,還算認真,下班時間或週末都會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但關於成果,有沒有很好我不確定,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不停探索,探索如何學習、如何在 Lidemy 課程畢業後持續成長、探索自己喜歡哪些技術、探索寫文、探索如何當個好助教。
這陣子學到的第一件事是發現當我要講解給他人聽某個概念的時候,因為怕其他人聽不懂、怕對方會失望等等,所以這時會是自己最認真研究、研究最透徹的時候,因為發現了這點,我就去參加或製造了幾個需要口頭講解技術的場合,比如 Lidemy 助教群讀書會、舉辦公司的讀書會等等,通常在這些場合當主講的主題,我會研究的蠻開心的,也會因此學到不少。
第二件事是跟隨著上一件事而增加的技能,就是口頭表達的能力,雖然有時候還是會語速太快,或卡到爆不知道自己在供三小,但是能夠好好組織語言、把一件事情講得清晰的能力有蠻明顯的提升,現在也懂的適時調整速度讓大家都對上同個頻率,對於把話語的架構好好組織這件事有提升一個層次。
第三是發現自己的詞彙量有夠少,寫文冗詞贅字也挺多的,需要多一點書籍的詞彙輸入,才能有比較多元的輸出。
總的來說,就是我 2021 會繼續加油喇,感謝一路幫助我的各位大大。